中国承接俄罗斯原油供应,替代印度需求下滑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2日07:22
外媒8月21日消息:随着印度缩减对俄罗斯原油的采购,中国炼油厂迅速买入至少15船次俄罗斯油,用于10月至11月交付。分析人士指出,这一转向主要源于印度炼厂在折扣缩小后暂停进口,而中国则趁机吸纳额外供应。
自2022年俄乌冲突爆发以来,部分西方国家限制俄罗斯石油出口,迫使其在全球市场上以折扣价出售。印度过去成为俄罗斯海运原油的最大买家,但近期因价格优惠减弱,加上美国总统特朗普警告可能制裁继续进口的国家,印度国营炼厂已暂停采购。根据Kpler数据,中国已购入约13批乌拉尔(Urals)和瓦兰迪(Varandey)原油用于10月交付,另有至少两批乌拉尔原油安排在11月。
这些额外供应可能减少中国对中东原油的需求。由于中东原油价格普遍高出每桶2至3美元,俄罗斯原油的进入使得迪拜市场面临更大压力,尤其是在季节性需求放缓和套利货源增加的背景下。市场人士称,本月初中国国有及民营炼厂已完成相关订货。
目前,中国仍是全球最大原油进口国和俄罗斯石油最大买家。通常,中国主要采购来自远东科兹米诺港的ESPO原油,因运输距离较近。但今年以来,中国还增加了对乌拉尔原油的吸纳。数据显示,截至目前中国平均每天进口约5万桶乌拉尔原油,而这些原油以往主要流向印度。
印度方面已减少每日约60万至70万桶俄罗斯原油进口,中国虽部分填补缺口,但分析人士认为不可能完全承接。原因在于乌拉尔原油并非中国大型国有炼厂的基础加工品种,其设施并未完全匹配。同时,中国企业也在观望美国的制裁风险。特朗普上周表示,目前尚未立即对购买俄罗斯石油的国家征收报复性关税,但可能在“两三周内”做出决定。
综合来看,中国吸纳俄罗斯额外产能既是经济选择,也是地缘政治博弈下的战略调整。其一,折扣价令中东供应相对失去吸引力;其二,印度缩减进口留下市场空间;其三,中美关系与乌克兰局势的不确定性,使得中国炼厂在抓住短期机会的同时也需谨慎应对未来潜在制裁风险。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转载请注明来源博易大师,违者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