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有望继续保持强势
发布时间:2025年08月22日07:34
6月底以来,沪深两市成交额和两融余额持续攀升。这意味着,在国内宏观基本面、政策面均未出现重大边际变化的背景下,本轮指数上行是在各细分产业不断取得突破的情况下,由内资增量资金入市以及市场赚钱效应正反馈驱动所产生的估值修复行情,如6月以来的稳定币、算力、“反内卷”、军工、机器人、半导体芯片等领域均有体现。由于本轮行情并非基于某一个特定事件或逻辑,而是由板块结构性轮动驱动形成,所以需要从自下而上的市场结构以及股票市场微观资金面视角来理解市场的变化。
宏微观数据印证增量资金已入市
从宏观视角来看,7月的金融数据显示增量资金已开始进入A股市场。近日,央行公布的7月金融数据显示,7月存款数据中,非银存款新增2.14万亿元,为2015年有数据记录以来同期最高水平,同比多增达1.39万亿元。中金公司表示,金融投资活跃或是非银存款大幅多增的重要支撑因素。7月一个突出的特点是新增非银机构存款较多,这不是今年第一次出现非银金融机构存款大幅多增的情况,4月新增非银金融机构存款也创下过去10年的最高纪录。
笔者认为,这一现象反映出在存款利率下降的大环境下,私人部门的金融投资愈发活跃,居民“存款搬家”的趋势已经显现。考虑到7月国债收益率上升、利率债价格下降,固定收益资产的相对吸引力偏弱,非银金融机构的新增存款很可能更多地流向了股票市场。9月,一旦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在国内地产蓄水池功能减弱的背景下,以居民“存款搬家”以及海外弱美元背景下的溢出资金为代表的增量资金,有望继续流入A股市场。
从资金流向角度来看,考虑到港股金融开放程度高于A股,且实行香港地区联系汇率制度等因素,一旦美联储开启降息周期,若出现资金外溢情况,港股将直接从中受益。在此背景下,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在流动性预期改善的背景下,港股中小盘是否会因流动性的推动而出现估值修复行情。
短期关注企业中报业绩和减持情况
8月以来,A股的强劲表现印证了资金面对当前市场的解释力度在边际增强。一旦资金与赚钱效应的正反馈循环开启,宏观基本面对行情波动的影响力便会降低,而趋势的转变通常是由流动性预期的变化所引发的,因此,只要政策的基调不变,决策层呵护股票市场的决心不变,那么一些预料之中的宏观事件落地,便不会引发资金的避险情绪,也不会构成趋势性调整的风险。展望后市,若未遭遇外力调控导致流动性收缩,或者没有出现预期之外的利空因素打压市场风险偏好,那么A股有望继续保持震荡上行的态势。
从短线节奏来看,上证综指在创下10年新高之后,鉴于8月下旬开始进行中报业绩披露,同时存在部分公司减持压力,再加上成交额迅速攀升可能导致短期市场波动加大,指数层面出现震荡调整为正常现象。在市场整体向好的环境中,建议投资者保持积极态度,若上述因素对指数造成扰动并引发回调,反而会成为提升参与度的良好契机。
在市场结构方面,随着“9月3日天安门阅兵”以及二十届四中全会10月在北京召开,建议交易者持续关注以军工、半导体、AI(特别是国产算力芯片、AI应用)和机器人为代表的科技领域。此外,随着上合峰会日益临近,投资者可留意近期稳定币方面是否会有更进一步的进展。
期指操作方面,建议投资者继续持有前期IF、IC、IM的多单底仓,务必留意风险控制,切勿盲目追高。若遭遇幅度较大的回调,建议继续重点加仓IM多单。若沪深两市的成交额缩减至1.5万亿元以下,则暂停多单开仓操作;若成交额进一步收缩至1.2万亿元以下,且市场无赚钱效应,建议适当将多单止盈离场,等待后续再次布局的时机。(期货日报)
免责声明:此文仅供参考,未经核实,概不对交易结果负责,并请自行承担责任。